汉文明,或者说华夏文明是一个体量庞大到恐怖的文明,有着一股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同化能力,而且还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包容性。
这样的文明,利弊皆有。
利处数不胜数,弊端也是不少。
比如,这片土地若是换了主人,曾经的主人被侵略者征服。
体量庞大,又善于包容的华夏文明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一个合理的注脚,帮征服者们提供一个合理统治自己的依据,并且给自己人洗一下脑。
比如那句被篡改的语句,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华夏则华夏之。
这句话里压根就没有提外人的事情,明显是在矫正自己人的不良之风。
但却遭到了篡改,多添了两个字,成了夷而进于华夏,则华夏之,为夷狄统治华夏提供了依据。
而这帮入了华夏的夷狄,是否将自己当成了华夏,也只有那帮夷狄自己清楚。
当然,这些是发生在一百多年之前,也是发生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事情。
站在现在的这个时间点上,大明占据主导地位,华夏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个时期,华夏文明对比其余文明仍然是超越维度的存在。
即便两世为人,夏源也仍然信奉春秋先贤们的主张,华夷之防,何也?无他,尊王攘夷。
对待蛮夷不需要用别的办法,要么让蛮夷接受汉化,成为华夏的一员,要么就进行攘夷。
所以,趁这个华夏文明仍站在制高点的时期,对其余文明进行降维打击。
以这个体量恐怖的文明铸成一把锋锐无匹的利剑,使用名为教化的剑法。
以教化为名,去实施文化入侵,将异族同化,这才是最优的处理方案,也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
但此事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徐徐图之。
哪怕是实施所谓的科举优待,仍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水磨工夫。
“陛下,学生策论试卷上写的虽是夷人科举优待,但学生并不建议按此实行。
不然就会像那位阁老说的,必然会招致天下的非议,也肯定会出现明明是个汉人,但为了享受这科举优待的红利,却宣称自己是夷人的事情出现。”
夏源敢打着包票说,乱认祖宗的这种事绝对会发生,后世的高考加个分,都能引得好多人更换户籍民族,更别说是科举优待。
考上大学不一定能有个好出路,这一点是夏源亲身体会到的。
可科举是能做官的,这一点也是夏源亲身体会到的。
虽然还没真正当官。
但是
谢邀,人在大明,站在皇宫,正跟皇帝跟朝中大佬侃侃而谈。
这不比当官更六?
朱佑樘眼里露出愕然之色,底下的大臣也面面相觑。
你自己向朝廷提的建议,大家伙儿坐在这儿听你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堆,结果你来一句,伱对自己的建议不建议?
深吸了口气,弘治皇帝尽量语气平和的问道:“卿这话是何意?”
“学生的意思是,不实行夷人科举优待,而是对那些有夷人存在的偏远地区实行科举优待。”
“比如两广,云贵这等地域,这些地方地处偏远,又有许多夷人聚集。”
朱佑樘沉吟一会儿,微微颔首道:“卿的意思朕知晓,无非是换个名目,以此避免那等附会籍贯之事发生,但这些地方并非全是夷人,哪怕是西南这等夷人最多的地域,汉人也占了十之六七,像东南之地,更是十之八九。”
论读书夷人肯定比不上汉人,这就像外国人学中文肯定不如华夏人一样。
到时候这个政策颁布下去,那些读书人指定欢呼雀跃,但夷人估计沾不到什么光。
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说实话,若只是夷人享受科举优待还好,起码朱佑樘可以接受,因为那所谓的科举优待其实力度并不大。
只要文章语义通顺,没有偏题,没有错别字,就可录为童生,录为秀才。
换句话来说,只要你读书,读四书五经,然后会写文章,就基本上能中。
而这种优待也只到秀才这一级,到了举人,贡生这等级别就还跟以前一样。
按照国朝规定,秀才可免自己家中的赋税徭役,可夷人们的赋税免不免的都差不多。
因为朝廷几乎是收不上他们的税,七八成的夷人都没有户籍,怎么收?
所以爱出多少秀才,就出多少秀才。
何况你又能出多少?
别看录取的标准极低,但对于夷人们来说,这仍然是件极难的事情,毕竟里头有许多人连汉话都说不利索,更别说认字。
因此只开放夷人,朱佑樘这个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