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冯宝很多时候凭“穿越者”以“上帝视角”俯瞰唐人,总觉得他们知道的太少,思维落后且行事缺乏足够全面的考虑,简而言之,是“比较笨”。
可在今日,大唐皇帝陛下李治以及几位重臣却展现出睿智思想与行动魄力。
不懂的,可以问;问不出一个所以然也不要紧,因为,先“试试”,当无妨。
冯宝心里就纳了闷,他不明白,大唐君臣,何来勇气去“试”?
试错,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的决定!摸着石头过河,起来很容易,真做起来,风险极高,过了河,一切好,要是过不去呢?如果在中途发生变故呢?后果不堪设想。
从离开“紫薇宫”那一刻起,冯宝就一直在思索……直到,马车晃晃悠悠进入“卫岗乡”,他方才整理出一些头绪。
对于“安东大都护府”,皇帝要的是长治久安,而且还不能大多消耗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那一片土地谁主政,如何具体实施,并不是那么特别重要。而谢岩在“策书”里提及的方方面面,不仅看起来能够以最代价实现皇帝心中所想,同时还“设计”了一套“很不同”的制度,限制了“安东大都督”职权,因此,皇帝李治哪怕有不少地方想不通,也依然支持。
大唐军方虽在“安东”地界利益不大,但是对设“军械库”一事很有兴趣,问了一些细节后,即不再多言。
文官集团更是没有反对理由,要知道,“安东大都护府”境内置州府,很多官员将由朝廷任免,那可是一块大肥肉,送到嘴边不吃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正因为兼顾多方利益,加上冯宝在回答皇帝和宰相们问询时,多用了一些模糊观念糊弄,致使大唐朝廷最终采纳谢岩“策书”内绝大多数内容。
从表面上来看,是多赢,但冯宝却知道,谢岩在“尝试”。
如果“卫岗乡”是在科技,文化和经济层面影响大唐,那么,“安东大都护府”,日后一定会在制度层面发挥特殊的影响力。
至于,谢岩的终极目标,冯宝感觉还太遥远,一切慢慢来吧。
回到府邸,冯宝陪伴妻女两日以作休息,而后前去“卫岗乡”官衙。
作为“新安黜置副使”,谢岩不在情形下,冯宝必须担负起职责。
走进“公事房”,热茶堪堪奉上,守卫亲兵入内禀报:“侯爷,李公前来。”
“哦,速速有请。”冯宝知道亲兵口职李公”应是李义府,急忙起身言道,且快步迎出。
“哈哈哈哈,冯侯红光满面,料有喜事也。”李义府一见冯宝走出,大笑言道。
“何曾有喜事乎?”冯宝完全不懂,至李义府近前行礼道:“子见过李公。”
“冯侯得圣眷,妻女得上册封,岂非大喜事?”
“陛下恩典。”冯宝笑道:“李公,且请入内叙话。”
“善!”李义府也不客气,应了一句,迈步进入“公事房”。
分宾主落座。
冯宝道:“李公素不喜进官衙,不知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听闻,谢侯奏疏得陛下应允,不日将昭告下,老夫有一事不明,故而登门以询。”
“李公言重了,事有不明,修书一封便是,何故亲来?”
“事关重大,需慎之。”
“哦?”冯宝很是诧异,看了一眼李义府,见其非随口一,便转首对一旁伺候的刘长河道:“退下,门外候着。”
“李公但请直言。”冯宝目睹刘长河退出房间,方才开口道。
“‘安东’之境,涵昔日三国,今归置‘大都护府’,宛若一体,谢侯以‘分制’限‘大都督’,可谓神来之笔,圣心得安也!然——”李义府话到此处,抬眼看向冯宝,语调略低些道:“然‘安东大都督’换做异族可汗,岂非异曲同工乎?”
“李公笑了。”冯宝面色丝毫不变,脸上微微带笑,心里却是翻起巨浪,因为他相信,李义府此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限制肆意妄为,随心所欲的皇权,那是谢岩曾有的想法,也是冯宝认为必须的事。要不然,自家生命安全恐怕都没法保证。但是,在具体做法上,冯宝想不出来,这一次却从谢岩“策书”当中隐约感觉到,正是基于此,在皇帝和宰相们面前,他含糊应对很多事,以蒙混过关。哪里能够想到李义府居然能够察觉出一丝端倪——所谓“异族可汗”,不过是“皇帝”代名词罢了。
心念电转之下,冯宝先是举杯品一口香茶,跟着又道:“异族部落众多,事,多议而决,可汗虽首领,亦靠兵马强壮也。‘安东大都督’乃朝廷授命,子之臣,怎可类比乎?”
李义府当然能够听出来冯宝话里意思,那不外就是二者权力来源不同,不好相提并论。可是他更加清楚,自己眼前这个年轻的大唐勋贵,必定是揣着明白在装糊涂。于是,他斟酌片刻,话语声又低了两分,问道:“倘若为一国,又当如何?”
“李公还请慎言!”冯宝实在吃不透李义府到底在想什么?只能正色道:“谢警官与吾虽有隙,然其忠于大唐之心,却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