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和小袁来了个长时间的哲思对话。
我们聊到孝顺。
上行下效。
我理解的意思是:“上面行动,下面效仿。”
他说:“上行下‘孝’。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孩子对你也孝顺。
比如我们读书时期的《木碗的故事》就证明孝的意义。你们不孝顺父母,那你的子女也不孝顺你们。”
我说:“对,我想到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故事,88岁的老人家,七个子女,仍然没人愿意赡养。”
他说:“这是责任主体不明确。大家都有私心,越是这样越没有团结之心。
一个团体,只有主体责任明确了,大家才会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必须要做的那一份责任。”
我说:“读了那么多古文,我发现自己多少有点男人的心性,希望成为真正的君子。”
他说:“做君子不一定好。
无酒不成宴席;
无色路上人稀;
无财谁肯早起;
无气反被人欺。”
如果只做学问和礼仪,别的爱好完全没有,对于当代社会和为人处世还是少了些什么。”
我说:“对哦。我也想自己能够更自由自在,没有拘束。不拘泥别人的评价和偏见。”
小袁说:“你的性格已经很好了。”
我说:“我之前看了一本电影,男主角来到一个花花世界,他和这个世界完全不融入。
经过你这段古诗,我反思了一下,一个人有自己的坚持很好。但是你完全不喝酒或者不和大家共欢,很多人是不愿意请你吃饭的;没有美女帅哥,好像就没有靓丽的风景;比如没有钱财和利益的驱使,很多时候你的动力不大,不然要奖金和奖励干嘛呢;没有脾气有时候会反被别人欺负。”
他说:“所以做君子不一定好。你会感觉失去很多。
你看我们曾科,他跟什么人都能聊。不是别人厉害,而是他厉害。他能把不同频的人带到同频,这就是他能够包容一切。”
我:“对,我就做不到。”
他:“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
“嗯嗯!”
他问:“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我思考了一下,脑海里就这么一个答案:“有影响力的人。”
“但我发现很难。
前些年,我那个时候在最痛苦的时候回来,外面的人却因为某些人的言论对我有很多偏见,我很气。所以我就有股燃烧的愤怒。
但后来我放下愤怒,低调做人,现在两年多了,似乎和大家也和谐多了。”
“是呀。你在群里发表言论,会更加深别人对你的看法。”
“你看,我花了两年多才改变我们单位的同事的看法。那如果我希望在玉环、台州、浙江甚至国家有影响力那是需要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
“你现在很好了。”
“但我有我的痛苦。”
“那你就坚持你的梦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他说:“比如首富他有钱,他的子女过的很潇洒。我们没有这样的生活,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的人生,也不能批判他们的为人处世。
但上帝给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是我们的恩赐,但同时我们也感受不到他们的生活。
他们只要不犯法,就是很好的生活。”
我问:“所以你觉得人性本恶还是本善呢?”
“那我觉得人之初,性本恶。
因为你看小孩子他想哭就哭,生气了就打人,一不高兴就摔东西,他们没有克制自己,他们本能地想随心所欲,是后天的教育改变了他们。
权力是关在制度的牢笼里。
除非是同环境下的你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不一样。”
“对,不同的人思维都会不一样。”
“你看杨老师他可以在短时间内每天跑图书馆,废寝忘食地考上了研究生。”
我说:“如果是我,即使废寝忘食也考不上。”
他说:“你慢,但不代表你就一直考不上。如果说‘龟兔赛跑’,我就是那只兔,你就是那只龟,你要一直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显而易见你能坚持,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是如此热爱学习,并能乐在其中。
我自己的学生生涯是不求排名最前,但也不要让我落后,只要中上就可以。”
“你可以再努力。”
“我很懒。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有些人才疏学浅,少年登科。
我是觉得文凭不能决定你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