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医匠 > 第78章 治疗重病

第78章 治疗重病

    第78章 治疗重病

    有里长出面,又有两位御医在,村民便出了家门,三三两两的去村头去。

    村头已沿着路边架起炉灶,灶上放着一个水缸大小的陶瓮。瓮里飘着热气,有浓郁的药香味。这是熬煮的小青龙汤。

    张长贵提鼻子一闻,不由摇头:“药材熬煮得还差点,怕是还得有半个时辰。”

    徐一真暗暗咋舌。闻着空气中的药香,显然这缸药已经熬了不短的时间,竟然还需要半个时辰。但想想那毕竟半人多高的大缸,倒也不再那么吃惊。

    村民到了之后,便有村老将他们一一认出来:“哎张大家的,你家不是四口人嘛,你娘怎么没来?”

    那人便说:“俺娘病得下不了地了。”便有衙役从旁记下。

    有村老帮助,很快就弄清了不能下地的重病人数,足有二十人。

    十五人,似乎并不多。但,这村子是江上船夫聚集而成的村落,即便常年下来有所发展,能有多大?

    “这位老者请了。”徐一真抱拳拱手。

    能成为村老的,年纪都很大了,常年的江上生活更是让他满脸皱纹,身形佝偻,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还要大一些。

    一看徐一真对他行礼,慌得连忙搓手:“哎呦,不敢不敢,大人有什么吩咐,请说。”

    “我看老人家您对村子人都极为熟悉,想必也知道村子人口了?不知这村子几户人家,几口人?”

    “哎,老啦。俺们这些老家伙随时都会死,又脑子不清醒,不能知道具体咯。”老人笑得满脸褶子,低着头哈着腰,搓着手。

    “老人家莫慌,只须知道大概就行。”徐一真试着安慰。

    “那俺就说啦,说错了可别怪哈。”

    “不怪,不怪。”

    “全村一共十九户人家,七十八口人。”说是不知道具体,老人报出了一个极为具体的数字。

    徐一真听了,心中却一沉,不由看向张长贵。果然见张长贵神情也凝重起来。

    十九户人家,二十人,几乎每户都有个重症。这还只是江南的小村子,无意中擦了江北疫病的边。若在江北,甚至黄泛区,会怎样?

    一时间,他有些不敢想象那画面。

    且不论江北,单村子这二十人就太多了。

    若人只有三四个,他就可以让病人在家呆着,自己前去治病。

    若人再多,就不如集中治疗得好。

    集中治疗,可以几人一起治疗。挨家挨户治疗,一次只能治一人。等治到最后一人,他能不能活着都不好说。

    更别说,现在是整整二十人。挨家挨户治疗,治完最后一人还不得到三更半夜?

    但集中治疗,也有问题。

    这二十个病人,放哪?放别家屋子,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放,就是放也放不下。村里房子毕竟不比城里富户,逼塞不说,里面零碎也不少。

    徐一真看了看周围环境,正看到李中和闲着。

    “李大人!”徐一真指挥起李中和来丝毫不客气:“差衙役们去那里,”他指着一处空地。那里远离人群,远离村子,远离江边,背风。

    “搭个棚子,须得挡风遮阳。”

    李中和冷哼一声,并不多废话,吩咐衙役去干活。

    一帮衙役,拿来几根长条木头,又拿来几张草席。将木头左右上下的一搭,一个框架便成型了,而后铺上草席,便是一个再简陋不过的棚子。

    再在地面上垫上厚厚的干爽稻草隔绝湿气,在稻草上铺上一层麻布。这就是明初再简陋不过的病房。

    放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运。

    徐一真让六爷驾着马车,带着村老和几个年轻小伙,前去运病号。

    只是马车车厢并不大,最多也只能放得下三人并排躺,再多就要叠罗汉了。

    回来时候也不能跑快。明初的马车可没有减震,村里又都是土路,这要跑快了都能把人颠起来。

    若非保生堂的驴车上满是药材,他都想让驴车进村运人了。现在只是一辆马车,总算比没有的好。

    运来重病号,马车便直接来到棚子外,两个小伙一人抬头一人抬脚,就把人给抬进棚子里了。

    徐、张就在棚子里等着,病人一进来,就都凑上去。

    呼吸困难、急促、脸色呈青色,嘴唇则发白,明显的肺病。

    年龄有五六十岁的样子。但应该不到,他已经发现,村里人大概是常年江上讨生活的缘故,面相都比实际年龄大。

    来不及去问诊,徐一真跟张长贵说了声:“我先来。”便下针。

    针灸不管病因,只问症状。

    呼吸困难,下透针中府透云门,下天府穴。

    治疗肺病,用
新书推荐: 帝霸永恒 星辰重启 玄学真千金,有卦她是真的会算 癌症晚期,老婆白月光回来了 列车求生:别跟我比运气谢谢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火影:开局真新人之人形宝可梦 重生从中考后开始 重生渔村:1982 僵尸:道坛先锋,简化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