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上,摄政王坐在龙椅的左侧,太子坐在右侧。这是太子第一次监国,心理还是有所紧张的。不时侧头看向摄政王这边,摄政王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大臣们都在商议谁先开口上奏。
“皇上口谕,今日是太子第一次监国暂理朝堂之事。各位大臣可向太子先禀报。”摄政王微微带笑,看上去并没有不悦的神色。
“本太子谢皇叔成全。”太子有些不领情。
“禀太子,多日连降暴雨,百姓们耕种的田地损失惨重,老臣望殿下体恤百姓疾苦,减免部分税收。开仓放粮,设立粥铺,好让百姓们能果腹度日。”一位老臣站出来上了第一本奏折。
“阁老说的在理,在这个时候开仓放粮,方能显出父皇的仁爱之心。父皇一向都是爱民如子,不过国库向来比较空虚,不知各位能否慷慨解囊?”太子看着殿下站着的那些老狐狸。
大臣们面面相聚,都在哭穷,没有一人肯主动答应此事。
摄政王有些看不下去了,“广设粥铺,各位大臣应该人人有份。平日都拿着俸禄,这个时候出点力也是应该的。”摄政王说完,看了看大臣们的脸色。
“本王从明日起在府门前施粥十日。望诸位一同施粥。”摄政王说完看了公公一眼。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公公提亮嗓子喊着。
太子本想为难一下摄政王,可还没等太子开口,摄政王已经为自己解了围。太子还想继续为难摄政王,可公公已经喊退朝了。太子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盯着公公瞪了一眼。
“不知太子殿下是否还有要事?”摄政王面露和蔼的看着太子。
“皇叔过谦了。皇侄岂能有什么要事。一切由皇叔定夺。”太子很谨慎的说着。
“那今日早朝就到此吧!”摄政王离座,起身离开。
太子看摄政王真的走了,终于长吁一口气。自己亲身坐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是什么感觉。
太子迟迟没有离座,大臣们也不敢散朝。只好在那干巴巴的站着。
“禀太子,臣还有一事。”有位大臣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怎样,居然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哦?讲。”太子突然来了兴致。
“摄政王率先施粥救济百姓,臣等该如何效仿啊?”大臣们暗自窃喜,终于有人问出口了。
(
“皇叔心系百姓,你们又怎能效仿?难道想与摄政王府抗衡不成?”太子有意在挑唆。
“臣等绝无此心。”大臣们纷纷跪倒。
太子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心里面一直在偷笑,表面却没有露出半点痕迹。
“本太子明日也会设立粥铺。尔等只需量力而为。”
“臣等领命。”大臣们这才起身。
“你们可以散朝了。”太子起身离去。
摄政王并没有走远,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尽收眼底。不免对这位皇侄失望了几分。有意在后殿停留几步。太子正春风得意之时,看见了不远处的摄政王。
“皇叔莫不是年岁大了,怎会才走到此处?”太子一边行着礼,一边在讥讽摄政王。
“皇侄果真有皇兄当年的风范,在安治百姓这方面还是比较明智的。”摄政王在就事论事。
“皇叔见笑了,太子府比不过摄政王府,施粥也只是一时之计,如何长久解决百姓的口粮问题才是关键,这才是皇叔该考虑的难题。”太子直接甩锅,将难题抛给摄政王。
“此日你我二人共理国事,此事理当你我二人共同解决。”摄政王也不会轻易收了这个难题。
“皇叔素来英勇,喜欢独挑大梁,这点小事又岂能难倒皇叔。”太子轻蔑的一笑。
“皇兄准你来监国,想必也想知晓太子有何真才实学,太子白白浪费掉这次机会,岂不是太可惜了。”摄政王说完不想继续再跟太子理论,径直向宫门方向走去。
“皇叔慢走,皇侄恭送皇叔。”太子轻蔑一笑,根本没把摄政王放在眼里。
太子心情大好地走向自己的寝殿。“来人,明日差人在太子府门前施粥。越早越好,不能让摄政王抢了风头。”
“是,奴才这就去办。”太子河府果真是第一位施粥的,因为没有人子时就开始施粥。
太子当日也是子时就出现在太子府。脸上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故意命人熬煮了百口大锅的白粥。场面可是不小。大约等了两个多时辰才看见街上有行人经过。因平日太子没有什么善举,所以没有人相信太子会施粥,更没有人敢去领粥。无奈之下太子只好找人假扮百姓去领粥。这才有人战战兢兢敢去排队领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