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乱世枭雄孔有德:明朝叛将与清朝开疆拓土的功臣
一、早年经历
孔有德,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出身铁岭的矿工家庭,虽不识字,却自幼展现出对弓马的天赋。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势力在东北地区扩张,占领辽阳和沈阳,孔有德与其兄孔有性投奔明朝将领毛文龙,这标志着孔有德军事生涯的开始。
毛文龙在辽东沿海地区组织抗金力量,孔有德参与了着名的镇江大捷,这场胜利在当时提振了明朝士气。随后,孔有德随毛文龙转战朝鲜皮岛,继续对抗后金。在皮岛期间,孔有德与同乡耿仲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甚至结拜为义兄弟,自此“孔耿”之名并称于世。孔有德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让他迅速晋升,最终被毛文龙收为养孙,并赐名永诗,以表彰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是后金崛起的转折点,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军在此次战役中击败了明朝大军,确立了在东北地区的主导地位。此后,后金势力不断扩大,到崇祯年间(1628—1644年),几乎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随着后金的壮大,其对明朝的威胁日益增加,尤其是对山东半岛的觊觎,因为这里是防御后金军南下侵扰中原的天然屏障。
山东半岛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连接中原与东北的咽喉要道,也是海上防线的关键节点。随着后金的威胁日益逼近,山东半岛成为了明朝北方边防的最前线。为了防止后金军从海路入侵,明朝在山东沿海加强了防御,而孔有德与耿仲明等人在这一区域的活动,正是明朝边防策略的一部分。他们的任务包括巡逻海域、打击海盗以及随时准备迎击可能的后金海军。
二、吴桥兵变
崇祯四年(1631年)的吴桥兵变,是明末动荡局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揭示了明朝军队内部的矛盾,也加速了孔有德与耿仲明等人最终投向后金的步伐。这一系列事件始于皇太极率后金军队进攻大凌河城,将祖大寿的守军围困其中。面对紧急情况,孙元化派遣孔有德率领部队进行救援,然而,天公不作美,孔有德的海上救援计划因飓风而受挫,被迫返回。
随后,兵部再次命令孔有德从陆路支援大凌河。孙元化则让孔有德带领八百骑兵前去增援。但是,登州辽东兵与山东本地人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加上沿途百姓的冷淡对待和生活物资的匮乏,导致了军队的士气低落。当孔有德的部队抵达吴桥时,恶劣的天气条件加剧了士兵们的不满。在一次与当地大户王象春家的冲突中,士兵因饥饿而闯入其家中觅食,未付钱款,引发纠纷。孔有德对这些违纪士兵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这反而激起了士兵的强烈反抗,最终导致了吴桥兵变的爆发。
李九成利用士兵的不满情绪,说服孔有德一同反叛。孔有德与耿仲明内外呼应,攻占了登州。在兵变过程中,孔有德自封为都元帅,展现了他意图掌控局面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孙元化忠于朝廷,不愿参与叛乱,孔有德因此放走了孙元化,显示出其在特定情境下的某种道德考量。
吴桥兵变的发生,不仅反映了明军内部的严重裂痕,还揭示了地方官员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孔有德的行动,虽出于对毛文龙被杀的不满和对士兵困境的同情,但也开启了他与明朝决裂的道路。
三、登莱之乱
崇祯五年(1632年),孔有德与耿仲明领导的叛军在吴桥兵变后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势力范围。正月间,孔有德挥师东进,目标直指登州。登州守将孙元化,曾是孔有德的上级,对孔有德抱有招抚的幻想,因此未能及时加强城防。孔有德利用这一点,派遣300名士兵诈降,混入登州城内,与城内的耿仲明里应外合,于夜深人静之际突然发难,迅速控制了登州,俘虏了孙元化以及宋光兰、王梅等多名官员。总兵张可大誓死守城,最终在水城失陷后,选择杀死自己的妻妾以免落入敌手,随后自尽于太平楼,以身殉国。
孙元化虽被俘,但不久逃脱,返回天津,最终还是因叛乱之责而被明廷处死。孔有德的叛军继续扩大战果,黄县也很快落入其手中。面对这一危局,明廷紧急调遣谢琏为副都御使巡抚登莱,同时提拔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负责驻守莱州,以阻止叛军的西进。
二月,孔有德的部队开始围攻莱州,徐从治与谢琏组织莱州军民拼死抵抗,同时向朝廷求援。然而,自北京南下的援军总兵刘同柱到达山东后,却因畏惧叛军实力,不敢前进解莱州之围。此时,朝中出现了主抚派的声音,以大学士周延儒为首,主张招抚孔有德,张国臣等官员甚至愿意亲自出面进行招抚。这种犹豫和分歧,无疑给叛军提供了喘息之机,孔有德趁机广纳旧部,连同驻守皮岛的明将陈友德等三千人也加入了叛军,增强了叛军的实力。
面对叛军的攻势,莱州城内的守军在徐从治、谢琏以及知府朱万年的带领下,备足粮草,加固城防,坚守数月。尽管城中资源几近耗尽,但他们拒绝开城投降。明军援兵邓圮、王洪虽已抵达莱州附近,却因朝廷招抚的政策而驻足不前,希望孔有德能够归顺。孔有德利用这一机会,加大了对莱州的攻击力度。巡抚徐从治在城楼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