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苏若清特意起了个大早,带着白英去了厨房。
刚来上京的时候厨房一直是盼秋管着的,后来林淮序带了一批下人来了之后,厨房就归了盼秋娘和黄婆子经管着。盼秋只负责照顾方晏逸。
苏若清一进厨房就闻到了一股清新的味道,走到再里面一些,果然看到了泡在水里的粽叶和已经煮好的艾叶。
“黄婶子,艾叶只有这些吗?”
方玉琮早就嚷嚷着要吃青团了,再加上要往各家送节礼,这点艾叶明显是不够的。
黄婆子是个肤色黝黑的妇人,为人老实又有些木讷,看见少奶奶问了,当下就道:“少奶奶,这只是早饭时用的。”
盼秋娘笑呵呵地说:“二少爷喜欢吃青团,再加上少奶奶吩咐要送节礼,我昨儿个特意去市集上,把所有艾叶都买回来了。少奶奶娘家那份,赵管家也打发小厮送过去了。”
苏若清点了点头,“两位婶子先做二十个青团出来当早饭,剩下的吃了晌午饭再带人包出来就可以,粽子不用太多,青团多包些。”
盼秋娘和黄婆子应了。
苏若清想着后世地艾草煮鸡蛋,干脆让人拿出来五十个鸡蛋,用艾草煮了,一半家里人自己吃,一半让小厮送去了苏家。
到了下晌,苏若清和方玉珩带着节礼,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左家,林家,褚家都是苏若清和方玉珩亲自送去的,还有跟方玉琮几个交好的贺家,齐家,苏若清也让赵德柱送了过去。
赵德柱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不少还礼,跟着自家爹娘一起送礼的方晏逸也收获了不少好东西。
回到家的苏若清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就有人送来了大皇子的请帖,邀请方玉琮和何丰过府一叙。
大皇子作为长子,又是第一个成年分府的皇子,他的皇子府邸是真的大气。
方玉琮三人此刻正在大皇子府后院中的一个水亭内。这亭子依水而建,周围都是活水。
大皇子倚在栏杆上,不时将手里的鱼食撒进水里,水面瞬间倒腾。
大皇子状似不经意地道:“官场就如这水池,水里的鱼都是靠着水池的主人撒下的鱼食才能得以存活。这些鱼儿为了吃食,你争我抢,只是它们能吃多少,又能吃多久,还得看这主人的心思。你们说是不是?”
方玉琮面不改色道:“殿下所言甚是。”
“前些日子母妃又提起了两位皇妹的婚事,言语之间很是可惜,觉得皇妹跟三位大人没什么缘分。不过本殿下能看出来,母妃很是惜才,当然了,本殿下也一样。”
这话不好接,三人便都沉默了下来。
大皇子看着三人并不接话,笑着把手里的鱼食全部扔进了水池,然后接过小内侍递过来的手帕,一点一点擦拭干净。随即笑道:“三位大人都是有大才的人,惊才绝艳,聪慧过人,有些话就不用说太明白了。此番归去,还请三位大人细细想想,想明白了,随时可以来找我。”
说罢,不等他们回话也不留他们,打发了内侍将人送出去,自己则是站在水池边,看着那些抢食的鱼儿,出着神。
从大皇子府出来,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三人只好先各自回府。
晚上吃罢了饭,方玉琮和何丰把苏若清夫妇叫去了书房,将白天的事说了,四个人都猜测应该是严家的事查的差不多了,否则大皇子也不可能这么明显的拉拢他们。
想到这里,苏若清有些兴奋,毕竟大皇子的态度表明了严家离回京越来越近了。
同时方玉琮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青州大军拿下了东离五座城池,庆丰帝论功行赏,封了褚棋三品云麾下将军。
听到这个好消息苏若清更高兴了,连带着方玉珩都笑得合不拢嘴。
……
庆丰七年六月十三。
经过两个半月的彻查,刑部终于查清当年谋逆一案。庆丰帝在看到郑尚书的结案陈词后,阴沉着脸下了圣旨,严家沉冤得雪,发还当年所抄全部家产,命左家二子左沐恒领青龙卫赴凉州,护送严昊一家回京。
太常寺少卿徐志远,刑部侍郎徐天为参与谋逆并混淆皇室血脉,处以死刑,秋后问斩。马子汝和马青源,虽为皇家子嗣,但是不思悔过仍有谋逆之心,于刑部大牢终生囚禁。
圣旨一下,这桩历经二十多年的冤案终于水落石出。
大殿上,苏若潇附身下拜,替自己外祖一家谢过圣恩。
早朝上发生的事,早就被传的沸沸扬扬,百姓们也都知道了苏家人的真正身份,酒楼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更是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开了书。
苏若潇三人走在街上,听到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骂徐志远和马子汝,只觉得很解气,心里一高兴,干脆直奔栖霞阁,决定在那吃了晌午饭再各自回去当差。
谁知三人刚到栖霞阁门口,就看见大堂内围着不少人,里面还传来一阵阵的吵闹声。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迈步进了大堂。
张掌柜看着吵架的人,劝了这个劝不住那个,偏偏两个正主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正发愁怎么办的时候,眼睛一瞥就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