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沈落雁如此安排,也正是防止赵明渊对她起猜忌之心。
当初在李密麾下犯下的错误,沈落雁自然不会再犯。
毕竟,如今民间已经有只知内阁而不知皇帝的传闻了,她又怎会轻视。
车架顺着天街一路向北,朝着皇宫而去。
掀开帘子,看着两侧护卫的兵士军容整洁,身姿挺拔,军容有度,赵明渊不禁暗自点了点头。
嗯,看来兵练得还不错。
当然,更远的地方也聚集着不少看热闹的人群。
赵明渊见他们大都衣物整洁干净,不禁有些欣慰。
虽然知道洛阳乃是帝都所在,向来百姓富庶,不是其他地方可以相比的。
但至少百姓并非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中更没有对他恨之入骨的仇恨,这证明他做得还不算太差。
当然,赵明渊明白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不过,想要达到他心中的标准,却必须先统一天下。
因此,进入皇宫之后,赵明渊没有半点歇息,便立即举行大朝会,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议政。
百官纷纷汇报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成绩,赵明渊发现大明如今的形势一片大好。
不久前南方数郡纷纷投降大明,如今更是自是已经由大明派人接管了秩序,不再同之前一样只是一个名头了。
而之前犹豫不定还没有投降的“梁王”的沈法兴以及自称“楚王”的李子通,这两大反王在宋缺的重兵威压之下,也早已撑不住了。
佛门转投大明,巴蜀兵不血刃地改旗易帜,更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得知这个消息后,双方也纷纷向大明送来降书,只等赵明渊安排人去接管。
因此,除了铁骑会任少名,江南之地已经连成一片,尽归大明。
至于铁骑会,倒并非他们是硬骨头,而是因为任少名与赵明渊有杀父之仇,因此无心投降。
况且即便投降,有杀父之仇和胡人这两重身份的影响,任少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因此,即便明知道处于劣势,任少名也准备拼一拼。
只因他明白赵明渊的大敌在北方,绝不会用全力来对付他,最多只会派一支偏师来对付他。
这种情况下,他倒也并非没有一拼之力。
不过,此等小事赵明渊并没有放在心上,对付胡人,自然由宋缺这个汉统主义者来处理。
既然任少名因在宋缺刀下逃生而知名,那最终丧生于宋缺的刀下,也算死得其所。
如今,能够对大明造成威胁的势力,也只有关中的李唐和北方窦建德的大夏了。
熟悉了一番大明的情况,了解清楚家底,赵明渊当即便决定出兵灭唐。
听到赵明渊说出这个决定,一众武将皆是摩拳擦掌地表示早就做好了准备,就等着赵明渊发话呢。
至于文臣,倒是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的意见自然并非想要阻止赵明渊向外征伐。
毕竟,若赵明渊一统天下,那么他们便是开国元勋了。说公侯万代或许有些夸张,但富贵百年却是不难。
因此,眼见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他们又怎会阻止呢?
只不过,他们的分歧在于,有人认为,与其灭唐,不如先北上攻打窦建德的大夏。
李唐和窦建德看起来似乎兵力差距不大,甚至单比兵力,窦建德可能更胜一筹。
可是李唐占据关中之地,易守难攻,更得关中门阀支持,攻伐难度却不是窦建德的大夏可以相比的。
因此,不少人主张,不如先易后难,先北伐攻打窦建德,之后再西征李唐。
此言一出,当即便有不少人赞同。
毕竟,这一战略的确有可行之处。
若是大明真的打败了窦建德,那么天下便只剩关中一隅之地,李唐又凭什么抵抗占据大半天下地盘,人力物力皆呈碾压之势的大明呢?
既然有人赞同,那么自然也免不了有人出言反对。
“若是李唐趁我大明征伐窦建德之时东出函谷关,攻打洛阳,又该如何应对?
届时我大明腹背受敌,岂非危矣?”
立即便有人反驳,道:“那若是攻伐李唐,窦建德岂不也会趁机南下?”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听着众人的议论,赵明渊也不禁深思。
事实上,随着大明统一南方,实力进一步壮大,能够对他造成威胁的势力,也只剩下李唐和窦建德的大夏了。
即便李唐和窦建德关系并不好,可如今局势所迫,双方也会自然而然地达成默契,结为同盟,共抗强敌。
因此,无论大明攻打哪一方,他们都绝不会任由大明将他们逐次解决掉的。
只不过,拖后腿的事情是难免的,但是会为盟友出死力,倒也未必。
如今局势算是三足鼎立,双方联盟来抵抗大明乃是大势所趋的必然。但他们双方自然并非铁板一块,必然各怀鬼胎,想让对方同大明两败俱伤,好让自己渔翁得利。
对第三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