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杀人

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杀人

    兴安带着他听到的内容,忧心忡忡的回到了泰安宫内,陛下已经休息,只能明日在禀报陛下。

    想要扳倒于谦的关键,是让陛下不再信任于谦,顾耀的那套法子,确实是有那么一点言官巧言善辩的味道了。

    次日清晨,再次早朝,朱祁钰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等待着上朝的一众仪式。

    兴安在早朝之前,将事情事无巨细的禀报。

    “混账东西!”朱祁钰正好了衣冠。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景泰帝是不太信任于谦的,比如孙忠举荐的广西总兵官柳溥,于谦说不行,景泰帝就强行调回京师任京营的副总兵官。

    亲亲之谊,曾经深深的影响了那个从郕王到皇帝的景泰帝,反而酿成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的势力能够不断扩大的原因,正是景泰帝为了防备于谦。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兴安高声喊道。

    王直左看看右看看,出班说道:“自古人君即位之初,中外军民其心未一,但朝廷处置得宜,庶几有备无患,臣等谨以合行事宜,条具以闻。”

    王直的奏疏很长,但是这奏疏,早就是送文渊阁,经过了反复的确认之后,才当堂奏禀。

    其实就是宣布。

    各地御史需要进行更换、各地镇守太监也需要更换、一些布政使也需要更换,比如福建布政使宋彰,在福建搞出了冬牲,直接激起了民变。

    比如南京镇守太监薛越,联合南京户部尚书黄福把钟山孝陵的山场,给卖了。

    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这山场被卖的事情,还是朱祁镇北狩之后,丰城侯李贤,才呈户部,最终禀报到了朱祁钰手中。

    朱祁钰命令有司稽查,还派了两个千户,带着两百校尉到了南京,盘查之后,调查详尽,增补之后,才送回了京师。

    那黄福人都死了九年了…

    而且这事儿,还不是黄福本人干的,而是黄福的侄子一家子做的,那黄福到底想不想做?

    反正黄福没有居中获利,其家人也没有,甚至他们家,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此事。

    可是这黄福怕是要倒霉了,到了地底下,朱元璋也要将其剥皮揎草,才肯罢休吧。

    在朱棣的坟头开窑挖煤,朱棣还能商量下,搁朱元璋的坟头买卖林场,那到了地底下…

    朱祁钰只好把当年案犯抄家,收回了山场。

    而镇守太监薛越,送到太医院,为医学做贡献了。

    太监不是不能用,朱祁钰也用太监,甚至还在燕兴楼,设了暗道偷听朝臣说些什么。耳目之臣,你不用,你不是聋了、瞎了吗?

    但是太监没朱祁镇这个用法,事事倚重,倚掌为手脚,偏听偏信,大明这么多的法司,监察御史,还有缇骑、黄衣使者,怎么就把大明上下,搞得乌烟瘴气呢?

    给的权力太大了,宦官就会和官僚们勾连在一起了。

    “臣有本启奏。”右佥都御史李宾言站出来俯首说道:“陛下,大同左右、云川、玉林、天城、镇虏、阳和、高山八卫、先是共设儒学四所。”

    “至是议者言:地临极边,其军余选调差操之外,别无空闲人力,庙堂斋舍,至今未立,乞行革罢,其军中子弟,有愿就学者,听于附近学校肄业,依例科贡。”

    朱祁钰愣了愣,认真的品了品这段话,眉头紧皱的问道:“天下卫所设立儒学,乃是太祖祖制,大明天下卫所,何其繁多,这八卫儒学四所,为何要拿到朝堂上奏禀?”

    朱祁钰可不是瞎说,大明的卫所学校很强,大明有许多名臣武将皆出卫所儒学堂。

    名臣比如正德年间的李东阳,出自金吾左卫儒学堂,隆庆年间,张居正是在荆州卫儒学堂,天启年间,叶向高出自福州卫,孙承宗出自保定右卫,袁可立出自睢阳卫。

    将领就更多了,比如石亨出自宽和卫,成化犁庭的将领赵辅出自济宁左卫,嘉靖年间的戚继光出自登州卫,俞大猷出自漳州卫,万历年间的麻贵、大同右卫、李如松出自铁岭卫,天启年间的满桂出自宣府卫,崇祯年间的孙传庭出自振武卫。

    这些人都是在卫所的儒学上的课。

    李宾言本来以为这就一件小事,正统年间革罢卫所儒学舍,何其繁多?

    正统元年,敕谕全国凡是有武卫的地方都要设卫学,选优秀的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后来,逐渐变成了两卫、三卫、四卫一学,每年都有革罢。

    在卫所上学的军生,没地方上学之后,去哪里上学呢?

    府州县学。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边军有选、调、差、操之重任,没有空闲人力维持这四所儒学啊,再说了京师庙堂斋舍,都没弄好,在边镇极边之地,设立学校,还是太浪费了。”

    浪费?
新书推荐: 重生笑傲,开局获得逆天悟性 灵媒神探:破局诡异世界 综穿之莲花游记 绝世之妙手神医 我真没想重生,奈何御姐那脚太猛 超神学院里的构装巫师 豪门恋曲命运交织 别拿火球不当球 出剑令 末世激活血脉,原来我来头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