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强吗?
自然强的。
正史上的孙策,与霸王项羽的发家史相差无几。
前者兵一千,后者兵八百。
孙策有他爹孙坚乌程侯的庇荫(夺得江东六郡才得以继承),麾下又有数位遗留大将辅佐。
项羽类同,祖上乃是楚国大将军项燕,世家传人,身边有龙且,季布等风火山林四将。
如此看来,孙策被誉为“小霸王”情有可原。
后世史学家,好事者,甚至喊出了“孙策不死不三国”的口号,正如“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如此谣言类似。
虽然无迹可寻,却也侧面体现孙策之能。
……
次日深夜。
孙策趋兵至于中江沿岸,打马巡查,望着江对岸连绵的营帐,以及宛若火龙般被点亮的堤岸,那颗心愈发平静。
他很清楚,此战需要打快,击退,甚至斩杀祖郎,才可回师北援,打出他小霸王孙策的威名,震慑刘备。
孙策亦不是毛头小子,只知道一味鲁莽冲杀,急行军至此,拍马前来探营,了解情况。
身边亲兵担忧孙策身子,劝道,“将军!你且回城歇息!这边有弟兄们帮忙查探!必不落一个角落。”
从丹阳至此,孙策皆是骑马狂奔,沿途未曾歇息。
若是寻常如此也需要休息。何况孙策才吐过血,伤势未愈,若是继续操劳,恐怕难以为继!
孙策眼神坚定,摆手拒绝,说道,“尔等无需多言,且随本将军沿河查探,记住对岸营中虚实。”
麾下亲兵见状只能追随。
不多时。
孙策带着麾下亲兵,返回芜湖县城。
麾下其余兵马已经安营扎寨,开始修整,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县城府衙内。
坐镇于此的,亦是孙家一位亲族,名作孙静。
孙静,字幼台,孙坚之弟,孙策、孙权之叔,与孙贲,吴景,皆是起兵创业之初的根基,臂膀。
这一位可是和孙坚创业的老伙伴,在麾下武将捉襟见肘时,被孙策安排到了芜湖防备祖郎。
烛火下,孙策面色苍白,是血气亏空之象。
孙静满脸忧虑,劝慰道,“祖郎虽来势汹汹,但你叔父我亦正值盛年,岂会惧他祖郎?”
“伯符深夜至此,可不能累坏了身子。”
虽然孙家两位子嗣,皆是英武豪雄,孙权崭露头角但孙策已然称霸一方。孙家基业,如今全系在孙策之手。
眼见孙策如此惨状,孙静不免担心。
孙策摆摆手,从手下亲兵手里接过刚熬好的药剂,一口蒙下,面色坚定,说道,“叔父且不知,昨日江乘,湖熟已经丢失。”
“句容被围,若不能尽快击败祖郎,恐德谋会步了公覆等人之后尘。”
孙静闻言大惊失色,忙问道,“现在德谋如何?”
他与孙坚创业,自然与程普,黄盖,祖茂等将情同手足,祖茂先死,孙坚紧随其后,如今仅剩程普,孙静自是担心。
孙策默然点头,缓口气。
长途奔袭至此,再去打马探查情报,若是以前孙策甚至还想冲击祖郎大营试试对方的深浅。
可如今却只能回城歇息,苦涩难掩,说道,“叔父切莫担心,这几日侄儿寻找战机击退祖郎便回援句容。”
孙静满脸愁容,听闻也只能答应下来,说道,“德谋虽重要,可侄儿你才是我孙氏最重要的!”
“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孙策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叔父,默默闭上了眼睛。
一个是忠义之将。
一个是家族领袖。
孰轻孰重,孙策拎得清。
可心中道义不允许他对程普见死不救,也不愿轻易看着自己创办的基业付之东流,沦为他人疆土。
听得孙静的劝解,孙策只能沉默。
孙静“哎”了一声,叹气说道,“伯符既然有了决策,叔父自然是支持侄儿,这几日叔父拼了老命也会为侄儿争取一线战机。”
孙策睁眼,抱拳说道,“多谢叔父谅解。”
说完,孙策便屏退左右,独留孙静一人。
见此孙静亦是知晓孙策有计。
孙策敲打着桌面,整个大堂内仅剩下两人之呼吸。
孙静心思愈加焦急。
反倒孙策逐渐平静,说道,“叔父,祖郎想必已经与刘备达成协议,在前线作战时袭扰我后方。”
“祖郎胆怯,即便兵力占优,也不敢轻易过江,吾欲让叔父今日凌晨悄悄领兵一千北上丹阳。”
孙静起初不解皱眉,但很快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