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搞清楚援军的来历和身份,谨慎的贾诩也没作何打算,夏侯惇和夏侯渊多次请求出战,可都被贾诩拒绝了,原因是本来就易守难攻,再加上忽然来到的援军,所以贾诩认为现在还不是进攻时机.
打仗不一定要用兵器,这是贾诩所提倡的战术,有许多种办法可以让敌人崩溃,可夏侯惇等人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可毕竟贾诩是军师,也只得听命。
“不好了!不好了!”一天后探兵又来禀报,这回比上次还要着急。
夏侯惇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江都又来了两千左右的援军!”探兵战战兢兢。
不能再待下去了,夏侯惇再次找到贾诩,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了贾诩听,并说:“军师!现在情势不妙啊,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蓝火的兵力要超过我们了啊!赶快下命攻城吧!”
摇摇头,贾诩道:“即便是攻城我们现在也不会成功,凭借一万多人马想要从同样一万人马的蓝火手中用纯粹武力夺过江都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张辽打算再去请曹操派些兵过来,也被贾诩拒绝了,说蓝火不是一般的敌人,除非想到致命性的攻击手段,否则增兵也不能很快取胜,想和蓝火打持久战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夏侯惇几人都急了。贾诩却淡定如常,似乎对蓝火援军的事情一点儿都不觉得恐慌。
傍晚的时候,探兵第三次汇报江都援军的消息,数量仍旧是两千多。夏侯惇说什么也要带兵去先教训教训蓝火,在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贾诩也从事情中觉察到了蹊跷之处,心中很疑惑为什么每次蓝火的援军都是两千左右,这么有规律?而且援军也似是源源不断。
贾诩也并不是没有动作,在第一次得知江都迎来援军后。贾诩就派出了几名下属在江都的各个方位侦察情况,结果是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点能够用来隐藏士兵。那这就奇怪了,蓝火的援军是从哪里来的,按照贾诩属下的侦察情况来看,江都方圆各处都没有行军的迹象,难道蓝火的援军是从天而降?
制止了夏侯惇的行为,贾诩准备亲自带上几个人去看看江都的情况。
夏侯惇也准备陪同贾诩一起前去。
第二天还没亮的时候,贾诩和夏侯惇就在十几名士兵的跟随下在江都的四周骑马转了几圈,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行径,在这一带连个村庄都没有哪里有人的影子,除了庄稼就是荒野,没有任何可以注意的东西。
摇摇望着从江都走出来的百姓们,贾诩开始思索起来。深秋时百姓出城开垦也没什么好观察的,但贾诩总觉得援军的事情与这些百姓们有关联。为了能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贾诩打算再接近江都一段距离,看个明白。
“军师,再靠近的话容易被敌人发现,会不会”夏侯惇也为贾诩的举措而感到担忧。
贾诩则道:“不行,我想看清楚,这直接关系到援军的事情。”
“那我们这番先回去,等我下次派探兵前来为军师打探可否?”夏侯惇为了贾诩的安全着想,还是阻止了贾诩的行为。如果再接近江都城,那一旦被发现可能会遭遇追杀,虽然夏侯惇自认为可以保护贾诩的安全,可也不想让其冒险。
贾诩同意了夏侯惇的话,回到了沙头镇。
晌午的时候,第四波援军的消息传到了贾诩的耳中。这回贾诩笑了:“我预料的绝对不会出错,夏侯惇将军,你的人怎么样了。”
说的人自然指的就是夏侯惇建议派出的几个打探情况的探兵。这次是冒险的打探,所以让探兵们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装。
夏侯惇走到屋外冲着不远处的三人挥了挥手,那三人便走了进来。
跪倒在地,三人同时恭敬道:“小人参见军师!”
“起来吧。”贾诩挥挥手,“把你们见到的详细情况说给我听。”
“诺!”跪在中间的人道,“军师,按照夏侯将军的要求,我们对出城的百姓进行了仔细打探。发现百姓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为二三十的男性。并且每几个百姓中就有一个百姓背着箩筐。”
贾诩示意让三人都退下,还命人赏赐三人各自二十两白银。
夏侯惇不明白为什么三个人会得到如此丰厚的奖赏,问道:“军师,他们三个所打探的情况并无特殊之处啊,为何军师要赏他们每人二十两白银。”说实话,二十两白银也算得上是不小的奖赏了,对于探兵来说,那根本算是天文数字。
“呵呵呵呵,看来夏侯惇将军没有听出事情的有趣之处啊。”贾诩笑笑道、夏侯惇不解地说:“百姓们多为二三十的男性这很正常啊,这又不是收获的季节而是去开耕,当然是家里的汉子们去田地。至于百姓们背着箩筐,那很正常,里面不是耕具就是一些种子什么的。”
“的确。”贾诩说道,“这样一看那些百姓们也没什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