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唐糖开始上山活动以后,家里便再也没有缺过各种美味的野味。几乎每一天,都能碰到野鸡或者野猪在她面前撞死。
而且,好运似乎一直伴随着唐糖,她不光常常能捡到这些猎物,还发现了珍贵的野枸杞和罕见的野山参。
更令人惊喜的是,有一次唐糖在上山途中意外救下了县令的独子。正是因为这次善举,唐家得以举家搬迁至县城之中。
到了县城后,唐有金和唐有银因年岁渐长,便进入衙门担任捕快一职;而唐有才还年幼,就被送到学堂求学,并最终成功考取了秀才之名。从此,唐家彻底摆脱了曾经贫困的生活,过上了富足美满的日子。
唐糖十分精明能干,她考虑到一家人的生计问题,决定让二房的人留在家里看守祖屋并供奉祖宗。
不仅如此,唐糖还慷慨地购置了整整十亩肥沃的土地给他们耕种,只为能让这些亲人可以安心生活在村子里,不必为温饱担忧。
而对于家中妹妹唐穗穗的终身大事,唐糖也是尽心尽力地操持着。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与张罗,最终成功将唐穗穗嫁入城中一户殷实人家,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引得村里其他人家都羡慕不已,纷纷对唐糖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有能力又心地善良。
说来也巧,唐糖自己后来也觅得了如意郎君,那便是县令家的公子。婚后,凭借自身的好运以及聪慧才智,唐糖成为了丈夫事业上的得力贤内助。
在她的悉心辅佐之下,县令公子的仕途之路越走越顺畅,一路高升,最终得以进京为官,唐糖也得以当诰命夫人,从此光宗耀祖、荣耀门楣。
然而,事情并非表面看上去这般美好。实际上,在原主的记忆深处,情况完全不同。
曾经大嫂虽说平日里做的家务活不算多,但偶尔还是会伸手帮衬一把的。再加上尤玉,她们三个妯娌之间一直都是轮流分担家务活儿的。
可是自从唐糖获得了文老婆子的宠爱之后,一切就都变了样。大嫂和弟妹变得愈发懒惰起来,不再愿意动手做事,整日讨好唐糖,文老婆子也不管,反正每天事情都要做完,
于是全家所有繁重琐碎的家务,全都落到了原主和唐穗穗两人身上,稍微慢了一点还要被骂。
不仅如此,原主一直都未曾察觉到,文老婆子对于唐糖的喜爱究竟有几分真心实意。
曾经有一次,原主无意间听到文老婆子悄悄地对着陶叶叮嘱道:“你可得好好地哄着点儿唐糖那丫头,我瞧着她有点邪门儿呢,要是能把她哄高兴了,日后咱们家指定少不了好处!”正是这番话,才使得后来在原剧情当中陶叶幡然醒悟过来。
当唐糖接二连三地捡到各种物品的时候,实际上对于原主一家人来说并没有带来丝毫的益处。
那些被捡回来当作食物的东西,文老婆子根本舍不得分给原主一家半口。
更别说卖钱的东西了,原主收拾干净后,卖的钱是没见到一分,但是陶叶和尤玉就有闲钱买头花,一问就说是娘家给的。
即便是唐大海需要干重体力活儿,也仅仅只是能够吃到那么一点点肉菜而已,就连唐有铜都没得份儿。
然而其他家庭成员却都能够享用到这些食物。唐有金和唐有银作为文老婆子的心肝宝贝大孙子,自然能够分到一份;陶叶身为家中的长媳,地位颇高,同样能够分到一份;而由于这些东西本就是唐糖捡来的,她们一家子更是理所当然会有自己的份额。
因此到头来,只有原主一家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享用美食,自己则依旧只能靠着原有的伙食过活。每个人所能得到的不过是小小的一碗稀糊糊罢了,想要多吃一口都是奢望。
后来给他们二房购置土地这件事,也并没有像村里其他人,所想象的那样过上所谓的“好日子”。
不仅没有带他们进城生活,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仍需要继续耕种,并且后续还新买了不少田地。
以前那些地就已经需要三个强壮劳动力才能全部种完,而如今却只剩下唐大海一人操持。如此一来,原主他们一家子不论男女老少,都不得不下田劳作。
要是是自家的地,原主也不会说什么,还会感谢唐糖,毕竟地是农民的根,可所有的地契和房契都牢牢掌握在文老婆子手中,并不在他们自己手里,相当于他们是在白白忙活。
每到收获粮食的时候,文老婆子就要求唐大海把大半的粮食送到城里去,仅仅留给这一家人勉强糊口的口粮而已。
正因如此,待到唐有铜到了该娶亲成家的年纪时,起初周围众人都觉得他家有地有房,条件还算不错。
然而一旦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之后,便纷纷摇头拒绝,谁也不愿意嫁到这样的人家来受苦受累,以至于唐有铜最终孤独终老,打了一辈子光棍。
至于唐穗穗的亲事呢,虽然的确如人们所说嫁到城里去了,但她所嫁之人却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