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嫂见高歌舀酒还得踮起脚尖,笑道:“歌儿,还是给我吧,明年你个头就够高了。”
高歌笑着将酒提子递给童嫂。
乔红珍道:“可是呢,这一年多,歌儿窜了不少。”
杜瑞娥点头附和:“嗯,真是。有大女娃的模样了,过两年就可以相看人家了。”
高歌抚额。过两年她才十二岁好吗?果然三个女人在一起除了说老公就是说孩子。可是,你们不说自家孩子,说我干嘛?
刘玉环道:“歌儿还小着呢,倒是畅儿,过了年十五了吧?”
“十五了,有好人家得留意着了。”
······
高畅一听说到她头上了,顿时羞红了脸,嗔怪道:“婶子,你快吃酒吧。”
众人大笑起来。
曲大娘怕她们再说下去,畅儿脸上挂不住,倒扫了兴致,便道:“你们呀只管吃酒吃菜,莫打趣畅儿了。”
高畅傲娇的一仰脸儿,“就是!别再讨嫌。”
众人皆笑着端起酒碗。
喝过了玫瑰花露,又将葡萄酒和石榴酒一一尝过。
香醇在唇齿间久久不散,这才是真正的酒啊!
月饼、点心吃得差不多了,林凤玲将馒头端上桌。在庄户人眼里,点心吃再多也不能称之为“吃饭”,点心点心,垫垫肚子而已。
林凤玲、乔红珍几人每人举着一个大馒头吃得香甜。
碗里的酒喝干了,高畅给盛上了大骨头汤。
高歌是吃不下了,信步走至九月菊前,月光将小小的花瓣映衬的楚楚动人。
那件烦心事又将高歌包围。凝望着玉轮满月,不禁脱口吟出唐代李峤的那首《中秋月》:圆魄上寒天,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圆月升上天空,都说四海之内皆相同。怎知千里之外的某个地方,不是又下雨又刮风呢?
有人赏月诗情画意,有人望月凄风苦雨。
高歌便是后者。
在开包子铺前她已断言,铺子最多一年,便会被有心人揣摩出馅料的配方,她万万没想到挖她墙角的是她亲姐和她亲娘。这种为了利益被至亲出卖的痛令她寒彻骨髓。
秋天是根部入药的植物的最佳收获时节,高歌为着散心,去了高官屯。
大妮早盼着高歌来了。两人背上竹篓上山了,大妮还带了一个小篮子。
先去看那几株枸杞,现在全部熟透了。大妮领着大强来过一次,摘了一些。高歌、大妮共摘过两次,少了抢营养光照的,剩下的长得又大又红。
两人全都摘下来,满满一篮子。
乔红珍告诉过大妮,再摘了枸杞给高歌留着,她有用处。因此这次摘的大妮坚决不要。
高歌拨开杂草,仔细辨认,发现了不少枸杞幼苗。小心挖了两株,准备带回去种种看。
大妮采菌子,高歌专心寻找稀缺药材。
一串一串紫黑色的果实吸引了高歌。走近看,原来是商陆。商陆全株是宝。根能消肿、通二便。果实含鞣质,可提炼栲胶。幼苗可食用。整株提取液有毒,可制农药。
高歌麻利的编了一个草蓝,用来装商陆果。然后挥舞小药锄挖出全根,用野草擦掉泥土,连同植株一起放进背篓。
十几米外大妮喊高歌:“歌儿,过来,给你看个好玩儿的。”
高歌一笑,到底是小孩子。不能扫她兴,便走过去。
大妮指着一簇簇乳黄色的像花菜一样的植物笑道:“你看看多神奇,啥样的花儿都有。”
那花儿开在浅黄色的茎上,茎大概一寸多高,分成很多枝杈。高歌端详着,觉得很有趣,就用药锄挖,想看看它的根。一挖不得了,竟挖出了一只知了猴,那花是开在知了猴头顶上的。
大妮满脸的震惊,“这是啥啊还开花?俺看着跟虫子一样,你认识吗?”
“认识认识。”高歌兴奋地简直都要起飞了,这是金蝉花呀!难得的药材呀!比冬虫夏草药用价值还要高。
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活几年,像人类一样,老年幼虫最易被一种叫青霉菌的真菌感染,也就是得病了。当气候环境适宜时,这种菌就吸收幼虫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幼虫的病也就越来越重,最后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幼虫也就死翘翘了。
翌年六七月份,温度湿度合适了,死亡了的虫体头部会长出浅黄色的孢梗束,突破表土伸向地面。它产生的蝉花孢子粉形似花朵,故而得名“蝉花”。
见高歌拿着虫子两眼放光,捡了宝一般,大妮无可奈何地笑道:“真是个痴儿。”自己找菌子去了。
高歌赶紧四下里搜寻。蝉花会弹出大量孢子,随风飞扬,散落到泥土里,新的知了幼虫又会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