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张良正组织力量,准备一举铲除帝国内部的所有唐瓦弗败余孽时,诸葛亮震惊不已,急忙奔赴皇宫,请求面见周叶。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必过于仓促,如能赐予微臣一些时日,定能妥善处理,确保大唐帝国在这动荡时期安然无恙。\"
诸葛亮向周叶鞠躬,恭敬地陈述自己的看法。若依张良等人之计,确可快速清除隐患,减少帝国损失,但随之可能带来的动荡,亦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些罪孽之人理应受到惩罚,然而,若因此导致大唐帝国动荡,无人愿见此景。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诸葛亮才毅然站了出来,否则今日他不会踏入皇宫。
\"朕明白你心中的顾虑,孔明,你觉得如今的大唐帝国发展如何?\"
周叶望着诸葛亮,嘴角勾起一丝微笑,他早已洞察对方的心思。
固然,周叶并不完全赞同诸葛亮的观点。
\"启奏陛下,大唐帝国如今发展迅猛,民众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诸葛亮略作迟疑,还是如实回答。
\"的确如此,如此情境下,我们何必担忧帝国发展受阻呢?\"
周叶直视诸葛亮,直言不讳。
\"大唐帝国多年的繁荣,并非仅归功于这些官员。若非你们这些智者指引帝国前行的方向,大唐何来今日之盛况?\"
周叶的话语中含义清晰。大唐帝国的成就,不独因他们的存在,虽他们对帝国确有价值,但这不足以让他们在周叶的眼皮底下为所欲为。
他们虽皆为才华出众之辈,否则也无法在大唐帝国官场立足...
然而,这样的事无法成为他们这群人行动的理由。
若论才能,张良他们哪一个不胜过大唐帝国的臣僚?
但张良他们何时行过如此之事?
论及对大唐帝国的功绩,这些官员又有谁能与张良他们相提并论?
在大唐帝国中,除了白起、周叶这样的寥寥几人,有谁能宣称自己的贡献能超越他们?
即便是周叶,尽管大唐的民众普遍认为他的功劳最大。
但他自己断然不会自诩如此。
自从大唐帝国诞生以来,他并未将过多时光倾注于此。
大唐帝国初创时的种种事务,皆由张良他们一手操持。
直至今日,他们仍在处理帝国的繁杂事宜。
若无张良他们的协助,周叶坚信自己无法轻易应对这些挑战。
在此情势下,周叶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功绩能超越他们。
毕竟他在大唐帝国的时间实则短暂。
建国后,他便率白起等人征伐遥远的海岛王国。
就连大唐帝国公主的事务,也是由张良他们打理。
面对可能的危机,周叶不会有丝毫怜悯,他会毫不犹豫地施展最严酷的手段来解决。
唯有如此,才能根除大唐帝国内部类似的念头。
这么做,才能为大唐帝国带来更丰厚的福祉。
因此,周叶决不可能心慈手软。
他本就不是温情之人。
初到这个时代的他,并非如此冷酷。
初次踏入战场,他的内心也曾有过不适。
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也无法变成如今这般铁石心肠。
曾经的观念已被这个世界改变许多。
如今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令大唐帝国更加强盛。
若不能将大唐铸造成最强大的国度,他又何必在此开创属于自己的帝国?
正因如此,周叶绝不容许类似贪腐的丑闻在大唐帝国上演......
在每个纪元,贪污腐败皆如阴影般难以驱除,无论何处,凡有统治者之地,皆有此恶行滋生。
尽管无法彻底根绝,周叶亦立志于减少此类事件在大唐帝国中的发生,以确保帝国的纯净。
唯有以最严酷的惩罚,才能荡涤帝国官员心中类似的邪念,此乃对帝国未来最为有效的保护。
若不以最坚决的手段予以禁止,只怕后世官员会效仿此种恶劣行径。
“孔明,你初衷并无大错,你不希望大唐帝国陷入动荡,朕明白你的忧虑。”周叶凝视诸葛亮,诚挚地说。
“但你需明白,我大唐帝国初创不久,若是连些微变故都畏惧,何谈繁荣?”周叶继续道。
诸葛亮闻言,摇头道:“陛下,若帝国官员皆因恐惧而畏缩,帝国的未来必受重创。”
“虽大局由我们掌控,但若无这些官员的全力协作,帝国如何能快速发展?”诸葛亮严肃地看着周叶。
“孔明,你的想法在其他王朝或许是对的,但在大唐,却并不适用。我清楚,若按张良他们的方法行事,官员心中难免生惧。”
“然而,这种恐惧是必要的。我最初的计划,就是要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畏惧。”
周叶脸上洋溢着兴奋:“若我大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