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黑暗腐化”之事令他们困惑,但他们并非愚不可及之辈,无论如何,他们绝不甘心被视为蠢货。
既然知道了实情,他们自然明白不能再有任何多余举动。
向同伴倾诉?这样的念头,连想都不该想。
那些同伴早已蠢蠢欲动,只待告发的时机。
对此,他们心中有数。
无需多言,仅从同伴的神色,便能轻易猜到他们的打算。
他们毫不掩饰,态度明显地表明,若真有人犯下“黑暗腐化”,他们只会落井下石,绝非施以援手。
他们并不期待有人挺身而出承认罪行,毕竟他们之中鲜有愚者。
当回到各自的阵营,真正犯下“黑暗腐化”的人心如寒冰,已无回天之力。
如何是好呢?
个个心急如焚。
他们背后的势力明示,此类行径纯属个人行为,与他们整体无关。
若有胆敢涉足,绝不会有任何庇护。
显而易见,他们清楚,在各自的组织中,必定有对周叶忠诚至极的人物。
他们的话语和态度,都将传递到周叶耳中。
毕竟,锦衣卫无处不在,无所不知。
他们的团队里,必然潜藏着锦衣卫的成员。
而且,他们并无清除锦衣卫之心。
若真这么做,岂不是暴露了他们心虚,欲掩盖对周叶的所作所为?
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会做出这般自欺欺人的事?...
既然无法驱逐那些黑袍卫士,他们便利用这些卫士,向周叶传达秘密信息。
就像此刻,让他们向周叶表明自己的立场。
如此一来,也能避开潜在的危机。
假若他们群体中真有人陷入叛逆腐败,还被周叶揭露,今日之举便能防止与腐败者牵扯不清。
毕竟,叛逆腐败绝非佳事。
周叶和他的追随者们对此深恶痛绝,若他们沾染此类行径,定不会有好下场。
理解到这一点,他们的反应再正常不过。
然而,那些真正腐败叛逆者此刻或许已陷入绝望。
背后势力显而易见地选择置身事外。
与这件事扯上关系,对任何人都非小事。
无论在大唐帝国的地位多高,最终难逃清算的命运。
主持此事的,是张良!
张良何许人也?他是周叶最为倚重的智囊。
有了张良介入,许多事情已然明朗。
但那些真正背叛的人,此刻也看清了局势。
只是现在醒悟太晚,事情已成定局,无从挽回。
再加上他们对待背叛的态度,可以说,这些叛逆者已无生路。
他们大多是帝国的青年官员,对大唐帝国忠诚不渝。
老一辈官员深知哪些底线不能触碰,绝不会犯此大忌。
只有那些年轻且野心勃勃的人,才会做出这等事。
其余人要么在旁观,要么从未有过此类念头。
他们都是老谋深算之辈,要么清楚事态重要性,要么深居幕后,无意抛头露面。
这些老练的狐狸藏于暗处,既能从腐败者身上捞取利益,又无需承担风险。
若真的出事,与他们这些老狐狸并无瓜葛……
毕竟,这些狡猾如狐的老者们,从不会留下丝毫破绽,哪怕真有人疑心到他们头上,也会因缺乏确凿证据而无疾而终。
对于这种情况,那些涉猎了“堕魔腐化”事件的年轻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
若他们真能悟透这个道理,绝不会亲自涉足如此危险的“堕魔腐化”。
能在大唐帝国里胆敢这么做的,寥寥无几,大多是拥有力量却欠缺深思的热血青年。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人们往往无从评价。
他们的行为,无疑是自寻死路。
正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并非人人都对财富无动于衷,即便心中对金钱再贪婪,也认为自己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他们一方面有自己的原则,另一方面深知此类事件的危害无比严重。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知道周叶即将重返大唐帝国,在这关键时刻,自然要安分守己。
“调查清楚了吗?”
周叶望着眼前的张良和刘伯温,直接问道。
“禀告陛下,有锦衣卫协助,查明此事并非难事。”
刘伯温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向周叶恭敬行礼后回应。
周叶对刘伯温的说法点头表示赞同。
在大唐帝国,锦衣卫的势力可谓无所不在,他们手下之人皆知,这股力量仅听命于他。
因此,任何势力都不敢阻挠锦衣卫的扩张,导致锦衣卫在帝国中实力过于强大。
不过,此刻这并不算是坏事。
对他们而言,目前只能看到锦衣卫庞大的势力带来的好处,尚未发现弊端。
至少在调查任何事情时,只要在大唐帝国境内,锦衣卫都能提供令人畏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