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领导有言:不打无准备之仗。
黄凯他们来之前做了不少准备,和叶容蓁交流后,发现人也是真的善良,可真要进入正题还是有些紧张。
他们变着法用语录夸赞一番,问了些插队情况,又提起上个月的游泳比赛。
刚想借此拉近距离,喂完猪的赵清欢回来了。
她听见这个就想起当初在领奖台上又哭又笑冒出鼻涕泡的模样,和同样回忆起来的几位知青对视一眼,尴尬的移开视线。
叶容蓁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端着茶碗抿了一口白糖水。
这一动作打破了生疏尴尬的氛围,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起来。
赵清欢知道他们来意,看了叶容蓁一眼,见她微微点头,进屋搬了个凳子,出来坐一块儿唠了起来。
有她这个同样受过叶容蓁帮助、并且做出一定成绩的新知青现身说法,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那几个知青从背篓、挎包拿出这些年的记录——专门从日记上誊写下来的——递给叶容蓁他们。
等人翻看时,才苦笑着说:“我们二道大队跟清河大队情况差不多,就是种的水稻和玉米多一些……”
“啊,那你们这两年比我们更难熬!”
宁胜男和他们唠了几句熬过去的方法,扭头给叶容蓁她们讲述去年的情况。
“那会儿刚好是春天,天气暖和,该开花、发芽的开花发芽,该抽苗的抽苗……”
然后清河大队遭了灾。
霜冻毁了两寸高的玉米和大豆苗,就算有干部周旋,交公粮的时候减免了一些,年底分粮的时候分到的量还是少了很多。
知青们干农活没几年,靠下地挣的工分本来就不如社员,好不容易缓过来又糟了灾。
霜冻结束算了一下损失,要是不想办法,年底好些都该成了倒挂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生活开销。
就这样,打过脑过甚至吵出几间新房的知青,到头来又住进一个屋里。
宁胜男没说这个情况,考虑到叶容蓁的打算,这几个知青又和他们的家乡不一样,现在清河大队有了副业,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她思考几秒后,说了他们之前的应对措施:“山里的干货……”
“你当我们没想过?”
黄凯他们默默地对视一眼,说了实话:“我们那嘎达就算没有这边的山货,身边儿也不缺在农场、林场的亲戚朋友。”
“别的地方来的知青说不定能找到门路换出去,可这电话、信里面说不清,还得凑回去的路费。”
“山货这种东西得尽早准备,那会儿正忙着囤过冬的东西呢,要是最后没成,低价换到供销社,就真成得不偿失了。”
饭都快吃不上了,他们就算有功夫,也得用这些东西填肚子呢,哪有多余的换出去?
宁胜男这才意识到他们有多幸运。
叶容蓁之前说的话,不仅是谦虚,也是在说明实际情况,给他们打防疫针。
如果是这样,叶容蓁会怎么做呢?
叶容蓁能怎么做?
她只是问了问二道大队到公社的时间,以及二道大队到清河大队的时间。
问完之后,跟他们说了一下清河制药厂和公社所需的草药种类、模样和处理方法,顺便还提了处理前后的价格差异。
连赵清欢都没想到她会这么做。
赵清欢和宁胜男以为她会提出别的办法,或者问问这些人擅长什么,再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毕竟清河大队的知青都是如此。
这几位又是老三届,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不低,哪怕是投稿,效果也会比宁胜男和李向歌要好。
没想到她不仅讲的和草药有关,讲完还回房拿了几样没处理过的草药,当场演示起来。
她演示了清炒、麸炒、炮制、烫制、煅炒、碳炙、蜜炙等九种常见的药材处理方法,又简单讲了这些方法对应的药材。
通俗易懂,能快速上手。
宁胜男起初不知道她的目的,习惯性地奋笔疾书,等记录到一半,看到其他知青亮起来的眼睛,隐约意识到什么。
是,他们都是老三届,知识储备高,所以能快速学会并得到回报,这是他们急需的东西。
赵清欢也明白过来,二道大队的知青处境不如他们,大队干部也不如崔新知他们开明。
这些知青眼神清明,人品不错,又吃苦耐劳学习快。
他们掌握这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方法后,可以用快速的回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继而教导其他大队成员,获得一定话语权。
最重要的是,比起不确定性很大、需要等待的投稿,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即时回报的方法,最适合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二道大队的知青!
叶容蓁的教学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
东西还没讲完,不过这差不多是一节课的时间。
宁胜男在她第一次侧头看手表的时候,提出了中午做饭的事。
叶容蓁点头:“这样也行,你们趁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