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医匠 > 第84章 收尾

第84章 收尾

    第84章 收尾

    之后两天,不过是第一天的复制黏贴,并没有什么可说的。

    衙役在一边给轻症病人熬药。徐、张两人在另一边棚子里给重症病人治病。

    药好,药方也对症,因此第二天轻症中就有许多人痊愈了,不再有症状。虽然如此,为保险起见还是继续喝药。

    好在小青龙汤属于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药方,这样做并不会有不妥。

    王商阳开药显然有提前考虑。否则若单论治病,大青龙汤显然更好一些。但大青龙汤药效极强,一旦发汗便要停药,否则便要伤身,更别说什么防病了。

    到了第三天,已有一多半人没了症状,剩下的也只是有些咳嗽。张长贵说不必再熬药了,接下来只须注意调养,便不会再害病。

    “或者有不放心的,也可以进城,去保生堂买药,仍然是小青龙汤的方子。”张长贵对村民说:“不过无论之后吃药还是不吃,一个月内都不能受风,受寒、受累。否则若再着病,就不是小青龙汤能治得了。

    “若再着病了,便去保生堂。里面的大夫都是妙手,定然能治病。”

    有村民不解,昂首问:“张大夫不在俺们村看病了么?”

    “不在了。”张长贵摇头:“兴许乡亲们都知道,俺们这一行人是奉了,”他抱拳向天:“皇上的旨意,去江北治病的。

    “后来来到咱们村,见村里出了瘟疫,这才停留三四天。现在咱们村瘟疫都治得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启程了。”

    村民们叽叽喳喳议论不休。

    又有村民高声问:“那,我娘咋办。”

    张长贵看去,是一中年人,脸色还是大病之后的苍白,但已不是病态的苍白,白中已带了血色。

    “你娘是?”

    “我娘是棚子里的。”

    张长贵一听,也是为难。棚子里的二十个重病,要麻烦得多。

    虽说经过这三天治疗,重病都能下地行走,症状都有些减轻。但也仅此而已了。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无论是针灸还是汤药,多少都有治症的手段,迅速地让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但治症可以快,治病却很难快起来。

    何为症?就比如头疼脑热、鼻塞流涕、甚至心率失调,这类外在的表现,就是症。病,是引起这些症状的东西。

    病轻,症状就轻,治疗就容易,时间就短。病重,症状就重,治疗就难,时间也会持续很长。

    二十个病人虽然表现不同,但都是重症。若是正常治疗到痊愈,少说都得半个月时间。

    而半个月时间,甚至是张长贵极为乐观地估计了。

    但他们能有几个半个月时间?在江南一小村子里浪费半个月时间,江北可还有活人?

    “须得取舍。”前一天晚上,张长贵跟徐一真说:“如今这二十个重病人,虽然还未痊愈,好在症状都有改善,也能下地了。

    “治疗就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徐一真问:“不管他们了?”若真下这个决定,死后怕是要被挖坟掘墓的。

    “哪能不管?”张长贵说:“只是我们不管而已。他们以后的治疗,便让县里惠民药局负责。

    “只须按我的方子抓药便可,想来没什么难的。”

    徐一真见有了布置,便答应了。

    惠民药局听上去像是个卖药的。但实际上他是个衙门,太医院的地方分支机构,负责施医问药,疫病的防控和汇报。

    其中的大夫,也是需要通过太医院的变态考核,职业技能当不必担心。

    他担心的,只是态度。县里的惠民药局,能否真心诚意的给村民看病。

    “怎能不真心诚意?”张长贵觉得徐一真担心很可笑,不由轻笑起来:“这并非一般的治病。这是治疗瘟疫。

    “事成之后,他们自然能分润一些制瘟的功劳。而若是懈怠,也自会有人惩戒他们。”张长贵说:“到了江北也要如此。

    “制瘟的功劳,不可独占,适当时候不妨分润于他人。这样能多一些助力,少一些妨碍。”

    徐一真想了想。自己虽然对这功劳毫不在意,似乎也确实没有要分润出去的想法。

    他不由抱拳拱手执弟子礼:“受教。”果然,无论过去还是现代,吃独食都是不可行的。

    村民们听了张长贵解释,便也说不出什么。

    他们担心的不过是自己亲人没人看病,若病情加重了怎么办。但既然有县里惠民药局接管,又有功劳,当不会应付他们。

    何况两人毕竟不是普通的大夫,是太医院的大人,身负圣人嘱托,要北上抗疫的。哪是他们小小的村民能妨害的。

    知道挽留不住,村民沮丧过后又有另
新书推荐: 快穿:替身女配上位攻略 洪荒:开局成了值世门神 斩神:烛龙代言人,开局弑神枪 百岁躺进棺材中,让我攻略女帝 帝霸永恒 星辰重启 玄学真千金,有卦她是真的会算 癌症晚期,老婆白月光回来了 列车求生:别跟我比运气谢谢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