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来自城隍爷的传承 > 第37章 鬼复仇之十三

第37章 鬼复仇之十三

    林家人也知道那个熊孩子的传说,特别是杨茂盛说的“这个熊孩子再不改变的话等他以后长大了不知道会多么祸害人间,也许这也是一种好的结局了吧!”这段话让他们特别认同。

    林父看到现在气氛会好点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大师你有说过小芳她的残魂会突然出现有可能是墓地的原因,我想麻烦你们去我老家看看以前我亏欠她太多了我想补偿她希望她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杨茂盛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毕竟自己和女鬼小芳已经结了因果关系,希望过去能了却这一桩因果。

    时间飞快三天过去了几人坐在班车转了几个站才到林伟老家粤省粤东潮汕地区。

    又叫了一辆车回到林伟家,兄弟三人下车一看林伟他们这边房子的建筑风格和自己老家迥异,远看像一排排神庙这种建筑风格。

    林伟介绍道:“我们潮汕民居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形成了大规模的村寨等建筑群体,再加上地方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所以建筑规模经常非常宏伟壮丽。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很多,且都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

    指了指旁边这一座房屋道:“这座就是“下山虎”的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又称为“爬狮”。顾名思义,“下山虎”的开头真有点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狮。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比它少了两个前房,其余的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出入门路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两边的门又称为“龙虎门”,也既有开正门而不开边门的。

    兄弟三人听了叹为观止,真是不去一个地方不知道一个地方的特色,真是活久见啊!

    几人到了一户门口停了下来林伟道:“这就是我家了,我这户叫着“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四点金”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点金''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四点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得名。后面的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取多子多孙出入之间。”

    杨茂盛兄弟三人跟随着林伟从门口到里面的大厅也被他们潮汕的建筑给惊呆了。

    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铺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门之上亦绘有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不同于“门楼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如“穆桂英挂帅”、“仙姬送子”、“郭子仪得宝”等等,正厅墙上则有一幅长壁画,多为“十仙贺寿图”,皆取吉祥之意。还有红色的檀木,蓝色的檀子(合称为“红桁蓝桷”),这些丰富多彩的绘画使得房屋成为一座真正的画苑,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有无处不在的艺术可欣赏。单独画并不能彰显华丽,还有更具潮汕文化艺术代表的瑰宝:巧夺天工的雕刻,金光闪闪的潮绣和栩栩如生的剪纸,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房屋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大厅里摆设的家具也是实木刷黑底金漆怎么看都和现代格格不入但又有别样的庄严肃穆。

    林伟招和杨茂盛兄弟三人这几天接触也是熟悉不像刚开始那么生分,招呼了杨茂盛兄弟三人坐下自己就开始了给他们泡茶缓解一下舟车劳顿。

    胖子一脸惊叹地看着这些装修风格,忍不住感叹道:“伟林哥,刚刚听你介绍的你们潮汕房子的装修设计风格,如果只是听介绍而没有亲眼见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当我们身临其境时,才发现这里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啊!无论是石柱、木梁上的雕刻和彩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坐在这儿,感觉神清气爽,空气流通顺畅,非常惬意舒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胖子最初称呼林伟为“伟哥”,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样的称呼有些怪怪的。每当他这么叫时,林伟总是一副哀怨难申、有苦难言的样子,仿佛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胖子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吴泰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他耳边小声说道:“你不觉得这个称呼有点奇怪吗?‘伟哥’不就是药店里卖的那种药嘛。”听到这句话,胖子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了这里。

    最后,林伟的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和真挚,郑重其事地说道:“请叫我林伟,或者称我一声伟林哥也可以。”从那以后,胖子便改口称呼他为林伟或伟林哥。

    林伟不由得点头道:“像我们这种房子最适合想在家养养老不用爬楼梯而且空气流通还可以养养花泡泡茶什么的,等过几年我财富自由带着父母就回来这
新书推荐: 鸣潮那点事 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 都首富了,你让我去摆摊卖烤肠? 七零年代致富记 终焉之界,红焰 天命大仙医 我家娘亲是神探 杀前夫,嫁王爷,我给腹中孩儿找个爹 末日狂欢 流年总有春